頤和園的銅牛傳說
現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,出去游玩的到處都是,人們看到的動物雕塑也不盡其數,就拿頤和園來說吧,據說那里有頭用篆文雕刻了金牛銘的銅牛,那么你知不知道它的由來呢。
頤和園昆明湖東堤岸邊十七孔橋橋頭不遠處有一只神態生動,栩栩如生的鍍金銅牛,它昂首安臥于岸邊。金牛背上用篆文雕刻了金牛銘,當年乾隆皇帝把它點綴于此是為了起到鎮水作用,長久降服洪水,保證園林的山水秀美,給附近的老百姓帶來無盡的祥福。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,侵占頤和園,鍍金銅牛身上的金箔,也成為它們搶奪的目標,它們還打算將銅牛運出頤和園賣錢,之后民眾們趁天黑夜靜潛入頤和園,把銅牛沉入昆明湖底,由于人們的保護,銅牛才得以在昆明湖東岸向游人展示。頤和園的銅牛,是我國古代拔蠟法鑄造的代表作,它不僅造型生動,神態自若,造型逼真,而且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,就像是真的牛兒一樣在此飲完水臥著休息!這也反應了我國當時的鑄造藝術水平,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鍍金銅牛!
牛本就是勤勤肯肯的,寓意也是吉祥的象征的,現在人們對動物銅雕塑很是追求,而他個不同材質表示動物雕塑價格的不同,中正銅雕擁有設計師和雕塑團隊,引進先進的鑄造技術,開發出一系列的藝術性銅制工藝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