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鹿銅雕在中國象征什么?
距今3500萬年前,一聲顫顫的鳴啼劃破蠻荒世界的沉寂。于是,天地間降生了被人類稱作“鹿”的生靈。鹿在地球上整整游歷了2300萬年,直至上新世紀,鹿才真正告別了“童年”,茸角開始分支,越來越像今天的鹿了。
鹿角作為鹿的象征鹿與任何動物都不同,其他有角動物的角一生只長一次終生不更換,而鹿角幼嫩時稱為代角,外皮由皮膚包裹,分支復雜錯落,每年更換一次,盡管迄今為止我們對鹿的研究和認知還十分有限,但鹿在漫長的、神奇般的演化與分化中形成的神秘特性就足以令人對其刮目相看。
梅花鹿是奔跑的“藥”、可食的“寶”,早在新石器時代,鹿就成了祖先狩獵的藥用動物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《五十二病方》就栽有3個使用鹿角、鹿角膠和鹿肉的處方。此后鹿茸等鹿源品就成了歷代本草學必載藥目。至明代《本草綱目》鹿的藥目竟增加到20種,諸如茸、角、鞭、胎、齒、骨、肉、髓、腦、精、奶、血、筋、腎、皮、淚、糞等均可入藥。
我國是世界上養(yǎng)鹿最早的國家,自商周時代就開始養(yǎng)鹿,歷代相傳,比新西蘭早了100多年。明朝大醫(yī)學家李時珍所著《本草綱目》曰:“用初生壯鹿三五只苑囿馴養(yǎng),約三年內取精液用之”,對養(yǎng)鹿及鹿的用途有了更加詳盡的記載,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利用鹿茸治病的國家。
梅花鹿也被譽為“東方仙獸”。所以在眾多的動物雕塑中梅花鹿雕塑體態(tài)最為優(yōu)美,最受人們的喜愛。并且好多公園和城市的街道上都會擺放梅花鹿雕塑。正因為梅花鹿的“鹿”與“祿”諧音,有“俸祿,高官厚祿”之意。“祿”的本義是“福”,所以,梅花鹿寓意福祿雙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