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動物雕塑
關于明清動物雕塑藝術一般文人大多會用“世俗人情”來概括。它已然沒有了漢代藝術中的氣吞山河、力力拔山兮氣蓋世之勢,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,是一幅平淡無奇、豐富多彩的社會風俗畫卷。
民間泥塑在明清時期特別興盛,是一個饒有趣味的品種。最有代表的是天津“泥人張”,無錫惠山泥人。竹雕和木雕也是這一時期的一枝奇葩。所以,雕塑這一方面更接近工藝美術了。這也是明清動物雕塑的特點。
哪怕就是皇宮里的青銅獅子,看上去孔武有力,實則也如同工藝品一般精致華麗。而明清皇陵的神道動物,盡管體量也不小,但卻已然沒有唐之前的氣概和精神了。難怪梁思成一語中的:“明清雕塑或仿古而不得其道,或寫實而不了解自然,四百年間,殆無足述也?!?/span>
但工藝上精細,的確使得明清工藝品雕塑極具玩賞、裝飾的價值,震撼魂魄的作品,體現民族雕塑精神的東西已喪失殆盡。以上只是我們通過選出代表性的作品,對明清動物雕塑的歷史作了美的巡禮,并進行了一次大致的勾勒,重溫經典,感受前人的智慧,提高藝術素質,這個歷程當是有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