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馬雕塑制作要點
銅馬雕塑是古今中外藝術家創作的一種重要對象,也是人類生活中親密的伴侶,至今還流傳不少馬救助主人的感人故事。它在生產、交通以及古代戰場上都起著重要作用。
馬屬于有蹄動物中的奇蹄目。原本有蹄動物有五趾,后為了適應行走和奔跑的需要,腳趾數便逐漸減少演化為很少的奇數,比如三趾的犀牛,一趾的馬等。實際上,馬蹄是由中趾甲進化而成的。它走路的一般規律是:如果右邊的兩條腿拉開那么左邊的就合攏,反之也是一樣。總之,一開一合,正如諺語所云“左上右落,前進后退,此天然之理也”。
下面我把馬奔走的姿態以文字的形式發表出來,首先馬在行走的時候,右后腳和左后腳登離地面時,起右腳就承擔起重量;當馬的后腳提起的時候,注意觀察馬的后部傾斜度,右前腳撐起馬前身,此時馬的后腳收縮到其腹部之下,在接觸地面,這時候承受的重量又落到后面的兩腳上,最后回到開始的動態,周而復始的開始奔走。
把馬奔走的動態詳細的描繪出來,這對我們今后在塑造銅馬雕塑的時候有一定的幫助,能夠精準的把馬的奔走細節刻畫出來,這樣制作出來的銅馬非常的生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