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馬踏飛燕的歷史價值
馬作為古代主要的出行工具,不僅是銅馬雕塑,只要與馬相關的用具都充滿歷史價值,今天我們說的這件銅馬踏飛燕是我國致命度很高的文物之一,還作為中國旅游業的形象標志廣泛傳播。
這件馬踏飛燕有名馬超龍雀,身高34.5厘米,身長45厘米。寬13厘米,身形矯健俊美,三足騰空,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只正疾馳的龍雀背上,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,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、奔跑疾速的雄姿。
這件馬踏飛燕是1800年前東漢時期制作的,有一位鎮守張掖的張先生,是張掖軍事工作和武威行政工作的最高長官,在這座墓中挖掘出了大量珍貴文物,鑄造極為精致的銅車馬、武士儀仗俑多達99件,此陣勢足可想見張將軍出征或巡視時壯觀的場面。
這儀仗隊最前面的就是這尊馬踏飛燕,這是張將軍最為得意的一匹領頭馬,快速奔跑在隊伍的最前列。但是這件銅馬踏飛燕在出土的時候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,是郭沫若老先生在陪同柬埔寨王國代表團訪問的時候,到甘肅省博物館參觀歷史文化陳列發現的,郭沫若認為這匹銅奔馬的考古和藝術價值非同小可,并欣然將其命名為“馬踏飛燕”。
這件銅馬踏飛燕構思巧妙,把驍勇矯健的天馬雄姿展現的淋漓至盡,成為中國民族藝術上一顆璀璨的明珠,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、豪邁進取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