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踏飛燕銅雕塑的寓意
馬踏飛燕銅馬雕塑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寶,在現代人類生活中更是被稱為旅游圖形的標志,既體現著中國旅游文化的深厚底蘊,而且還象征著中華民族的騰飛!馬踏在飛燕的身上,有著一種‘天馬行空,無所束縛’的感覺,整個雕塑充分的體現了自由與開放。
馬踏飛燕也被稱為馬超龍雀,是東漢青銅藝術的杰出代表,一匹千里馬正在疾馳飛騰,它體態健美,昂首揚尾,張口嘶鳴,,三足騰空,右后蹄下踏著一只飛鳥。此鳥展翅欲飛、驚愕回首。一切都發生在一瞬間。卻給人無比寬闊的想象空間,中國古代的工匠運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。
加上工匠的豐富想象力,精巧的構思和嫻熟的工藝,把飛鳥和奔騰的馬,絕妙的結合在一起,用飛鳥的迅疾來襯托奔馬的神速。馬踏飛燕雕塑造型生動,構思巧妙,將奔馬的奔騰不羈之勢與平實穩定的力學結構凝為一體,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,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征。
銅馬的全身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,怎樣都能保持平衡?這是一個難題。藝術家有意使媽的頭和頸往后收縮,讓重心盡量后移;同時讓踏燕的后蹄盡量往前伸,讓馬的支撐點和重心正好在一條垂直的線上。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兩條腿和揚起的尾巴,不僅使整個馬在整體上保持了平衡,而且使馬的造型更加優美。
在馬踏飛燕這個雕塑上,我們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具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和先進的科學知識,看到了他們卓越的創造才能。馬踏飛燕的寓意是非常美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