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麒麟瑞獸雕塑
麒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瑞獸,麒麟文化也非常的豐富,主太平能夠給人們帶來吉祥,因此很多人都會在家中擺放上一對銅麒麟瑞獸雕塑,希望能夠給自己帶來好運。
麒麟為"四靈"之首。是中國傳統瑞獸,早在周朝時,我國就有麒麟的傳說。記錄最具體的是《毛詩正義》一書中說:"麟,麋身,馬足,牛尾,黃毛,圓蹄 ,角端有肉"。麒麟的外形,后來逐漸演變為"獅頭、鹿角,虎眼、麋身、龍鱗,牛尾,頭上有角,角上生肉"。古書上說麒麟"音中鐘呂,行中規矩,游必擇地,不踐生草,不群居,不侶行,不罹羅網"。
麒麟性情溫良,長壽,能活兩千年,是有德行的祥瑞神獸。凡麒麟踩過的處所,就會給那里的人們帶來好運,故有"麒麟吉祥"的說法。古人把很多祥瑞的事都和麒麟聯系在一起。如子孫昌盛稱"麟趾",稀罕可貴的人才或事物稱為"麟角",品格高尚的人稱為"麟鳳","麟閣"表示卓越的功勛和最高的榮譽。
有很多民族和姓氏把麒麟當做圖騰和祖神,其中,目前被公認的“麒麟正脈”為姬氏(現為姬氏郭姓),也就是周天子一脈。這一脈起源于黃帝,麒麟正脈是黃帝軒轅氏的主要分支。這種上古時代的信仰代代傳承,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義也隨之被廣大民眾公認,且牢牢地存在于意識之中。
古代將麟、鳳、龜、龍稱為“四靈”,麟為百獸之長,鳳為百禽之長,龜為百介之長,龍為百鱗之長。到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,龍、鳳被最高統治者攫取,成為帝王、后妃的象征,麒麟則被用在了官員朝服上。在清朝時,一品官的補子徽飾就是麒麟,地位僅次于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