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獅子在我國受歡迎的原因
獅子在中國是一種舶來物種,中國原本是沒有獅子存在的,然而,在中國很多古跡中都有著銅獅子的出現,那么,這是為什么呢?
在古代中國,銅獅子十分普遍的用來進行建筑裝飾。許多王公貴族宅院門口都喜歡放上一對銅獅子辟邪。香火鼎盛的寺廟會用銅獅子鎮宅,甚至,石拱橋上面都能看到很多形態各異的小石獅子。
中國人對獅子的喜愛,在歷史記載中就顯而易見。自唐朝開始,許多文學名著中都有著對獅子形象的描述。而這些對獅子的描述中,盡是贊美之詞,古人對于獅子的喜愛就是這樣毫不掩飾。許多古人都對獅子進行過夸張的描寫,認為,獅子自從進入中原以后,中原的獸王都可能會易主。獅子每到一個地方,弱小的動物都不敢發出聲音,皆跪伏在地。
還有許多更為夸張的描寫,有的甚至為美化獅子而刻意貶低同為百獸之王的老虎。在其描述中,兩只老虎不敢和獅子爭鋒,見到獅子完全不敢直視,這種夸張的說法雖然讓獅子看起來十分的威風,但是,在筆者看來卻很是可笑。“一山不容二虎”,這個古人為贊美獅子竟然連這樣簡單的常識都不顧。然而,這些對獅子言過其實的描述卻恰恰的反應出獅子在古人眼中的地位。
獅子在進入中原之初僅僅寓意著辟邪,隨著人們對獅子的熟知,越來越多的寓意賦予其身,其實這也是中國古代王權統治的一個縮影,人們將對權利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心愿都賦予在石獅子當中。除了對美好未來的展望和寄托,更加突出的是一種無奈,高高在上的王權對于平民百姓遙不可及,百姓們只有將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這些他們眼中的吉祥物中。
獅子在古代中國中與佛教聯系頗深,歷朝歷代對于佛教的存在還是予以尊重的。佛教傳入中國較早,傳說,釋迦佛出生時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作獅子之吼云:"天上天下,唯我獨尊"。又認為"佛為人中獅子"。又說"釋家以獅子勇敢精進,為文殊菩薩騎者",認為它是高貴尊嚴的"靈獸",有護法辟邪的作用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