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宮中都有哪些動物雕塑
許多小伙伴去故宮游玩的時候,注意到了宮中隨處可見的動物雕塑,它們存在于故宮的各個角落,給人一種極大的神秘感,可是大多數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。今天,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隱藏在這皇宮中的瑞獸們。
在故宮御花園的北部、承光門內,有一對銅質跪象。跪象東、西各一,相向而跪。銅象高1.1米,長1.6米,寬0.8米,為明代鑄造。銅象全身鎏金,有著大象的顯要體型特征。其雙目下視,長鼻收卷,極顯虔誠;四足二前二后跪曲,似恭迎主人。
自古以來,象因為氣大力強,性情溫和,安詳端莊,具有“負重致遠,行如丘徒”“形必端、履必深”等特點,所以經常被人們視為吉物。如《太平廣記》記載:“上元中,華容縣有象,入莊家中庭臥。其足下有搓,人為出之,象乃伏。令人騎入深山,以鼻扒土,得象牙數十以報之?!薄鞍材嫌邢?,能默識人之是非曲直。其往來山中遇人相爭有理者即過;負心者以鼻卷之,擲空中數丈,以牙接之,應時碎矣,莫敢競者。”另外,大象在佛教中被尊為神獸。象的這些在傳統文化中被賦予的品質,得到了封建王朝皇家的接納。
太和門前布置的一對銅獅子,是故宮內體量最大的、同時也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的銅獅。銅獅非鎏金做法,且無款識,推測為明代鑄造。太和門前銅獅的雕塑和鑄造工藝極為精細,無論是銅獅的全身,還是銅座上的紋飾,都雕鑄得非常精美,表面光潔無痕,應是采用古代失蠟法整體鑄造而成。這對銅獅有雌雄之分,并且具體功用不同,其中雄獅在東側,頭飾鬈鬃,頸懸響鈴,兩眼瞪視前方,其右足踏繡球,象征皇家權力和一統天下;雌獅在西側,頭略朝下,其左足撫幼獅,象征子嗣昌盛。
儲秀宮前有一對銅龍和銅鹿十分引人矚目。尤其是這對銅鹿,這對銅鹿是清光緒九年鑄造的,高1.6米,寬約0.3米,置于高0.22米的銅座上。其有著高高的梅花形犄角,顯示出一種麗人般的氣質。其眼神柔順,嘴唇微張,佇足靜立,又給人以馴服、祥和之感。這對銅鹿立于儲秀宮庭院外,渲染了儲秀宮的建筑氛圍,似乎表達著一種與眾不同的情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