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銅天鵝的傳說
“天上飄落云千朵,麻麻白白擠滿河,風吹雨打聚不散,農家遍地是銅天鵝?!边@首當地民歌,正是武岡銅天鵝的真實寫照。那么,這些可愛的小精靈是怎么來的呢?
據說在很早很早以前,有一群美麗的天鵝飛過武岡。天鵝是“天之驕子”,見多識廣,但一見到武岡這塊土地,立刻就被吸引住了:啊呀!這兒到處是青山綠水和廣闊的田疇,水面寬廣,嫩草豐盛,氣候宜人,好一方寶地哩!于是,它們便毅然決定不再滿世界飛了,就在天鵝山安家落戶,白天飛到山下的青山綠水間游弋覓食。
大約在唐朝以前,同保山(又名銅寶山)寺庵里有一位僧人外出化緣,見到這群野天鵝在野外嬉戲覓食,非??蓯郏筒东@到一對,將它們精心飼養在沒底江畔。此后數量增多,庵里僧人又將其贈送給附近農戶飼養。周圍群眾見這種鵝的肉特別好吃,又容易侍候,也跟著大養起來。這兒環境特好,到處有溪流草地。野天鵝經過多年數代繁殖、馴化,家族日益興旺,而且習性也改變了許多,終于成了一種新的禽類品種。因其喙、跖、蹼呈橙黃色或青灰色似黃銅或青銅,鳴叫聲洪亮似打鑼,又因其與銅寶山有緣,故稱之為武岡銅天鵝。
到了清代,乾隆皇游江南來到武岡。州署主要官員連忙出城迎駕。乾隆被前呼后擁地來到資水橋上觀景,看到這里山水秀美,來了興致,就要吟詩作對。恰在此時,忽然聽到“咣咣”幾聲銅鑼般高亢的叫聲,嚇得他把玉帶都掉到橋上了,身邊的侍衛也緊張起來。州署官員見嚇著了乾隆爺,個個面如土色,知州連忙稟奏道:“皇上,這是被譽為‘世之名鵝’的銅鵝的叫聲?!?/span>
乾隆爺有驚無險,一看河里的群鵝倒覺得奇特可愛:雖然個頭不大,戲水時優哉游哉,與天鵝無異。乾隆說:“這世之名鵝,以前也曾耳聞,卻不以為然,今日定要品嘗?!彼煜轮冀杏鶑N給他烹飪。御廚遵命,在當地師傅的幫助指點下,或蒸或燉或燒或鹵或燴或炒或燜或烤,做出了板鵝、臘鵝、清燉鵝、紅燒鵝、黃燜鵝、粉蒸鵝、血漿鵝、炒鵝雜等等,給乾隆爺滿當當擺了一大桌“全鵝席”,比“滿漢全席”還滿漢全席!乾隆一嘗,立刻龍顏大悅,連贊:“啊呀!朕游遍大江南北,還從未嘗到這天底下最好的美食佳肴呀!”回到京城后,他老想著吃武岡銅鵝肉,于是生出個主意:干脆把武岡的賦稅給減免了,但每月得給朕用快馬進貢一批銅鵝來。由此以后,武岡銅鵝也就變成貢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