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銅馬”一個時空坐標
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塔,位于江蘇省鹽城市建軍廣場的環(huán)島中央(建軍路與解放路交匯處),是鹽城最顯著的城市地標與精神象征,俗稱“大銅馬”。隨著歷史的積淀和造化,鹽城有了一個定海神針一樣的城市基點,城市的四方從這里開始,鹽城的零公里在這里。
一到雙休日,噴泉就會準時打開,遠遠就能聽到清脆的水聲,清新宜人。在陽光映照下,噴泉水花四濺五彩繽紛,在夜晚的霓虹輝映下顯得分外迷人。每逢重大節(jié)日,花團錦簇氣球環(huán)繞,給人眼前一亮心頭一熱的感覺,“大銅馬”已經成為鹽城標志性文化名片。
塑像是根據新四軍老戰(zhàn)士管文蔚的具體設想,由時任全國城市雕塑規(guī)劃小組副組長、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王克慶教授創(chuàng)作設計:一位年輕英武的新四軍戰(zhàn)士,身背大刀,手握韁繩,騎在高揚前蹄的戰(zhàn)馬背上,面向太陽昂首前進,象征新四軍東進,開辟華中敵后抗日根據地。塑像高4米,長3.8米,重3250公斤,為青銅澆鑄而成。
塔上刻有原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張愛萍上將親筆題詞:“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塔。”背面朝西,上刻由張愛萍上將審定的碑文,已故書法家鮑審手書。作為鹽城這座英雄城市的標志、鐵軍精神的象征,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塔建成后一直放置于建軍廣場,由此這里也成為鹽城市民心目中老城區(qū)的中心坐標點。多年來,鐵軍雕塑一直是鹽城的標志性建筑,也成為以新四軍紅色文化為特色的鹽城城市名片。
“大銅馬東臨黃海,西襟淮揚,位于里下河下游的鹽城,河網密布,地勢平坦。鹽城市中心,解放路、建軍路兩條主干道的交會之處,有一座被鹽城市民親切稱為“大銅馬”的雕塑。一位年輕英武的新四軍戰(zhàn)士,身背大刀、手握韁繩,騎在高揚前蹄的戰(zhàn)馬背上,面向朝陽昂首東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