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大象在我國的歷史文化
大象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就有著溫厚,吉祥,太平的寓意,具有如此多的與它們相關的美好意義。所有這些只是用于描述銅大象的一部分。難怪有這么多人喜歡它們,市場上有這么多銅大象形狀的產品。
據說大象最早是由五帝之一的舜帝馴化的。在《呂氏春秋·古樂篇》還有記載:“商人服象,為虐于東夷,周公乃以師逐之,至于江南?!贝笠馐牵荷堂褡瀹斈甓脤⒋笙笥米鲃游镂淦鱽矸Q霸一方,于是周公派軍隊去驅逐他們。因此,可以說,咱中國人在很早很早之前就懂得馴化大象了。
常見的銅大象造型有馱著寶瓶的,被稱為太平有象,瓶通“平”字,傳說是觀世音的玉凈瓶,陸游曾在一首詩里寫道:“太平有象天人識,南陌東阡搗麥香”,“太平有象”,就寓意著天下太平,五谷豐登,河清海晏,國家安寧。放在帝王的宮殿中,吉祥寓意大于實用功能,同時這大象也是壽命極長的動物,也許也代表著皇帝長生不老的心愿吧。
銅大象,體態肥碩,長鼻翻卷,身體、四肢渾圓、健壯,尾巴自然甩在身體一側。造型古拙,端正大氣。象以其力大魁威,令百獸畏懼,卻同時性靈柔順,與人為善,自古即被人奉為瑞獸,蘊含「太平有象」的吉祥寓意,意謂天下得治、和平久安。
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“象”與“祥”字諧音,故象被賦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。古人云:“太平有象”,寓意“吉祥如意”和“出將入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