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獅子廠家介紹故宮乾清門前的鎏金獅
銅獅子廠家介紹故宮乾清門是宮中內廷的正門,乾清門以南是紫禁城中心的三大殿,以北是紫禁城內廷后三宮。乾清門五開間,兩側做八字墻 ,門前有一對鎏金獅,又稱鎏金銅獅。清朝乾隆年間編寫的《日下舊聞考》中有這么一段記載:“乾清門,廣宇五楹,中門三陛三出,各九級,前列金獅二。”由此可見,在清朝乾隆年間乾清門就已經擺放了鎏金獅,雖然這對鎏金銅獅身上沒有制造年款,但從獅子的造型和裝飾圖案看,應該是清朝年間制作的。
乾清門前鎏金銅獅色澤金燦奪目,凸顯出富貴華麗之態,獅子蹲坐在石刻須彌座上,似吼非吼,似笑非笑,造型既活潑,又不失莊嚴,在整個故宮銅獅、石獅中,其造型是比較獨特的。大建筑前有一對石獅子、銅獅子,在中國并不少見。就連老百姓的四合院的大門前的門墩,也有用時獅子坐陣的。
據史書記載,獅子形象始于漢朝,是從西域傳來的。從那時起獅子漸漸地成了看守門戶的吉祥物,并和中國文化相融合。太和門門前的這對銅獅,鑄造于清乾隆年間。左雄右雌,威武兇悍,是故宮六對銅獅中最大的一對。故宮的乾清門前和寧壽門前有幾個幾乎一模一樣的鎏金銅獅。
其中,寧壽門在皇極門北面,是在乾隆改建寧壽宮為太上皇宮殿時,將此門依乾清門圖例改建的。門前的鎏金銅獅是在乾隆四十一年(1776)放置于此地的,據內務府記錄記載,每一只獅子共鎏金5遍,用金330多兩。也就是說,上邊的金子在今天大約值四五百萬元人民幣。
故宮里的獅子都是威風凜凜的,個個豎著耳朵虎視前方。但唯獨乾清門前面這兩只鎏金獅子的耳朵是像哈巴狗一樣耷拉著的。作為一只獅子,卻擺這么個乖乖賣萌的造型,是為什么呢?原來,清朝皇家禁止臣子進入后宮,更嚴禁后宮干預朝政,嚴禁女人走到朝前去。這兩座銅獅子的耳朵耷拉著,就是要警示后宮嬪妃和佳麗們,對于前朝的政事,要少聽、少議論,不該聽的別瞎打聽,不該管的別瞎問。由此看來,乾清門前的這對鎏金銅獅的造型,實際上是在暗示后宮中的生存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