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獅動物雕塑的作用
我們經常在很多酒店或者企業門口看到擺放的門獅動物雕塑,在民間建筑中也通常作為守門的瑞獸擺放,主要用于避兇納福,鎮宅守候,同時也是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象征。
獅子是瑞獸的一種,百獸之王,勇不可擋,威震四方,不但可以避邪,且可帶來祥瑞之氣,能解除多種形煞,加強官威或屋主之陽氣。雕塑的工匠雕刻出了各種姿態的獅子,銅獅子雕刻的出神入化,充分展示了藝術的魅力。
我們都知道獅子主要是生存在非洲大草原上,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原本也是沒有獅子的,為什么銅獅子在我國有這么悠久的歷史呢?據說獅子是從西域傳來的。張騫出使西域,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,獅子才得以進入中國,相傳東漢年間,獅子被作為禮物送給中國的皇帝。
獅子與佛教文化也有著很深的關聯,《燈下錄》云: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時,“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”,作獅子吼曰:“天上地下,惟我獨尊”。佛教徒將獅子視為莊嚴吉祥的神靈之獸而倍加崇拜。佛教傳入我國后更促使獅子被人們接受,開始走入中國人的民俗生活,被稱之為“瑞獸”。
獅子這種動物,特別是雄獅,外型十分的威猛,所以漢朝人把它當成是狻猊,也就是傳說中龍的第五個兒子,當然也有人認為是龍的八個兒子。恰好也正是在漢朝時期,佛教開始傳入中國,并且逐漸的發展壯大起來。因為獅子那獨特的威猛的外型,被人們當成是佛教的護法神獸,能夠驅災辟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