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鹿的寓意
自古以來鹿都有著吉祥的象征,也有長壽的寓意,在古代時鹿一般被當做皇帝的寵物,認為這是上天賜予的靈物。因此民間也常有制作銅鹿雕塑祈求長壽。
古人選擇鹿作為龍和銅麒麟的原型之一,是因為鹿有許多美麗的傳說,是古人心目中祥瑞神奇的動物。《春秋運斗樞》稱:“瑤光散為鹿。”瑤光,即祥瑞之光,意為鹿是瑤光散開而生成的,它是祥瑞之兆。當然這種瑞獸不是指一般的鹿,而是白鹿。晉葛洪《抱樸子》稱:“鹿壽千歲,滿五百歲則白。”是說鹿能活千年以上,從滿五百歲開始,其色就變白,成為白鹿。據說白鹿常與仙人為伍,老子就經常乘白鹿出游。
鹿是隱逸的象征。在道教中鹿是仙人或隱者的坐騎,故鹿又被稱為仙獸。道家說鹿壽千歲,《抱樸子》云:“鹿壽千歲,滿五百歲則失其色白。”李白鐘情于道家,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中有“且放白鹿青崖間,須行即騎訪名山”的句子。鹿幽居山林,逐食良草,恬淡清凈,安于自然,與古代的幽人隱士精神相契,古人遂常以麋鹿比喻隱逸之情。在服飾上,古代隱士常常戴鹿巾、鹿皮冠,穿鹿皮做的衣服。后以“鹿衣牧世”比喻某人雖隱居于世,但其高潔的德行仍能影響天下。
鹿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,許多地名中都含有鹿。海南三亞有鹿回頭,深圳有鹿丹村,廣西有鹿寨,杭州有鹿鳴村,河南有鹿盤村,不勝枚舉。這些以鹿命名的地方物華天寶,人杰地靈,沾了鹿的靈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