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獅子廠家講述歷史上獅子的地位
在我國銅獅子廠家制作的獅子雕塑隨處可見,比較著名的就是故宮里的一些獅子塑像了。在平常人家的大門口有時也會看到兩尊獅子石像,這些獅子像就像一個忠誠的守衛一樣,守護家里的平安。
獅子最早是在漢章帝時代傳入中國,其后逐漸進入民間。自漢代始,石獅多被賦予辟邪的含義,唐宋遼金皆是如此。明代之后,動物雕塑獅子的象征含義發生了變化,不僅衍生出了富貴、生財的含義,還被人們賦予了兒孫滿堂及守護神等意味。
自唐朝開始,傳記、筆記、小說、話本等文藝作品中多有對獅子的贊嘆,如《博物志》形容獅子,自它出現,則“至洛陽三千里,雞犬皆伏無鳴吠”,極盡夸張地描寫獅子百獸之王的威風。又如《宋炳<擊象圖>序》中提到,“俄有獅子三頭見于山下,直搏四象,崩血若濫泉巨樹草偃”,《南史》“龔縣山陽并進二虎一豹,見獅子悉瞑目不敢仰視?!边@些描寫,多有言過其實之處,古人對獅子勇力的推崇可見一斑。
獅圖是中國瓷器上常用的紋飾之一,古瓷上的獅子體現了多種傳統文化,比如:獅子戲球,也稱獅子滾繡球。畫面以獅子與球為主,配以幾朵如意云紋,寓意時來運轉,好運在后頭。唐代開始有瓷器上的獅子紋飾,宋代得以流行,明清達到高峰,明代以青花為主,清三代畫藝最精,到清晚民國,則以紅獅子最為多見。獅子戲球呈現的是一個動態的美,表達的是吉祥喜慶熱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