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鹿的文化寓意
鹿在我國存在已久,因為它吉祥的寓意而深受人們的喜愛。歷史上有許多歌頌鹿的文化作品,現代我們熟悉的也有《九色鹿》這部動畫電影。以鹿為原型制作的銅鹿塑像也廣為流傳。
在儒家文化中,動物銅雕鹿是帝王仁德的象征,白鹿的隱現常常被附會為檢驗帝王德政的好壞和上天意志的表征。漢陸賈《新語》:“鹿鳴以仁求其群”,“鹿鳴”是讀書人的精神支柱。“鹿鳴”一詞遂有科舉及第、科場得意之意。
神話傳說中,東海蓬萊的三仙就是“福祿壽”。 鹿”與祿字諧音,象征吉祥長壽和升官之意,傳說千年為蒼鹿,二千年為玄鹿。故鹿乃長壽之仙獸。鹿經常與仙鶴一起保衛靈芝仙草,鹿字又與三吉星:“福、祿、壽”中的祿字同音,因此它在有些畫中亦常用來表示長壽和繁榮昌盛。
鹿是一種溫順可愛的動物,今人形容女孩子溫順可愛,會說這女孩像一只溫順的小鹿。古人早就發現鹿有膽小易驚的習性,因此創造出“鹿駭”這個詞,以狀人驚惶紛擾之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