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物雕塑中銅獅子的作用
銅獅子雕塑,大家都見過,銅獅子像體型大,軀體均勻,四肢中長,趾行性。頭大而圓,吻部較短,視、聽、嗅覺均很發達。有“草原之王”的稱號,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。獅子原產于亞洲西部和非洲,漢代作為貢品傳入中國。
以前建造的廟宇,一般將雄獅擺放在左邊,雌獅擺放在右邊,這主要是受到傳統觀念"左邊為大位,右為小"和"男尊女卑"的影響,所以有"男左女右"之說。但新建的廟宇,則漸漸不受傳統廟宇建筑觀念影響,如果你看到的獅子不是在正門兩側,比如座落在廣場前,則純是裝飾取象征意義而已。
獅子全體為純黃銅精鑄而成。為鎮宅化煞、旺權助運之寶器。銅獅子的主要作用為化煞擋災,一般將之放在桌子上、窗戶臺、書架或者迎著門的矮柜上。銅為金,可以克制木的刑克,遇窗戶對面可見大樹者,宜以一對銅獅子化解。
獅子的傳入動搖了傳說中虎的威信,漸被人們視為辟邪瑞獸。加之佛教對獅子大為推崇,因此獅子也隨著佛教扎根于民間。并被視作"百獸之王",壓邪安吉的象征。